科研管理

当前位置:首页>>科研管理>>教师论坛 教师论坛

张富菊:初高中知识衔接在中考试题中的体现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6 浏览次数:0

             中学物理组:张富菊

 在很长一段时间,初高中物理知识出现了脱节或知识断层,体现为初中所讲的物理知识很少联接到高中知识,主要内容是生活中的简单物理现象,不能体现物理学的缜密推理,物理实验的教学侧重探究过程,对探究结果不做高要求,甚至不给学生科学正确的实验结论,美其名曰:充分发挥并保持学生的想象力,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缜密的科学推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不矛盾,当然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不矛盾,所以从初中阶段向学生渗透学习物理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是恰当的也是必要的,尤其是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对初中学生的培养是我们授课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在研究分析历年的中考题时发现,2016年中考试题中出现了初中不讲高中讲的知识全反射,2017年在实验题的拓展部分涉及的摩擦因数,这也是初中知识涉及不到的,我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初高中知识衔接。

 2016年河北省中考理综试卷24题的短文阅读内容是“光的全反射”,光的反射是初中物理的讲解内容,光的全反射在“信息传递——光纤通信”中有应用,但没有出现“全反射”的字眼,光的全反射在高中会讲到定义、现象以及发 生条件。24题阅读短文中给出全反射的定义,题目要求考生从短文中获取信息得到发生全反射的条件。此题虽然涉及到高中知识,但是相对简单,得分率高。

 2017年河北省中考33题考查的力学实验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是课本上的探究实验,实验结论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在高中讲到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时,结论是: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比例系数为“μ”,由此结论可以通过压力和μ的乘积计算摩擦力,或者通过摩擦力与μ的比值计算压力,亦可以由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得到它们的比例系数μ。201733题的前四问都是初中阶段的内容, “拓展”部分涉及到了由摩擦力与μ的比值计算压力,其中比例系数μ是由前面实验数据表格中压力和摩擦力的比值得到的。本题的前四问相对简单,得分率高,但拓展部分得分率低,要想做对这道题,还要用到斜面的机械效率问题,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实验题。

 20173月份石家庄市基础模拟考试中,24题考察的是超重失重问题,依然是材料阅读问题,和2016年中考的24题题目形式一样。参加区市的考试时我们还会遇到匀速圆周运动、电源的内阻、电表的内外接等等高中知识。看到今年的中考题我的第一反应是:中考题体现初高中知识衔接已成必然。为此我感到欣喜,这种必然早应该开始。由此我们可以预测,在以后的河北省中考理综试题中初高中知识衔接会成为一种常态。

 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是了解我们身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和本质,比如家庭电器的连接是并联的,电器之间相互不影响;初中物理又是学习理论物理的最低基础,无论是物理学史的学习还是牛顿第一定律都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物理、深入学习物理。所以它和高中物理不矛盾,是相关联的,中考试题中体现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存在的意义,我想应该是在教学中不能把初高中物理知识人为割裂开,在初中授课过程中要有渗透高中物理知识的意识,关注高中物理教学的变化或改革也是初中物理教师的责任。

 在中考试题中出现高中知识对我们初中老师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就知识点讲知识点,要注意知识的拓宽与延展,关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明确,比如成正比或成反比;其次我们在教研过程中要关注高中物理涉及到的结论或者公式,充实老师的教学资源。当然我们不可能把高中知识讲授给初中学生,但我们要对一个物理知识点的初高中关注点了解清楚,在授课过程中把实验教学中的逻辑推理展示给学生,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学生具有了推理能力,在面对没有学过的知识时不会茫然不知所措,这也正是体现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


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https://syzx.hebtu.edu.cn) © 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likeibm@126.com电话:0311-87260009 地址:石家庄市红旗大街民文巷1号

技术支持:载驰科技